沁园春 由丹阳至京口舟中放歌
月黑庱亭,风吼练湖,雪山皑皑。
正楚天欲压,樯多于荠,吴波乍染,岸碧如苔。
对此苍茫,居然辽落,记否江东出霸才。
斜阳恨,惹行人凭吊,商女悲哀。
丹徒客昨帆开。
问刘季奴今安在哉。
奈六朝剩垒,沙淘浪洗,千寻断锁,雨蚀烟埋。
下濑艨艟,横江士马,重见连云列戍排。
吾衰矣,且沽京口酒,上妙高台。
正楚天欲压,樯多于荠,吴波乍染,岸碧如苔。
对此苍茫,居然辽落,记否江东出霸才。
斜阳恨,惹行人凭吊,商女悲哀。
丹徒客昨帆开。
问刘季奴今安在哉。
奈六朝剩垒,沙淘浪洗,千寻断锁,雨蚀烟埋。
下濑艨艟,横江士马,重见连云列戍排。
吾衰矣,且沽京口酒,上妙高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乘船从丹阳到京口(今镇江)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个人感慨。
上片写景:
开头用"月黑""风吼"等词描绘出夜晚江上阴森恐怖的氛围,"雪山皑皑"形容浪花像雪山一样白。接着写楚地天空低压,船帆多得像荠菜,江水突然变绿,岸边像长满青苔。面对这样苍茫的景色,作者不禁想起历史上江东的霸主们(如孙权),如今斜阳下的遗迹只能引发过客的凭吊和歌女的哀愁。
下片怀古抒情:
作者提到昨天从丹徒出发,感叹当年刘邦的对手(项羽)如今何在。六朝的古堡垒被风沙浪涛冲刷,当年封锁长江的铁链也被风雨侵蚀。如今又看到战船和军队在江上布防,但作者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只想在京口买酒喝,登上妙高台远眺。
全词特色:
1. 通过今昔对比,展现历史变迁
2. 写景气势磅礴,用"吼""压"等动词让画面动感十足
3. 怀古不落俗套,既有对英雄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观察
4. 结尾处"吾衰矣"的感叹,将个人命运融入历史长河,显得格外深沉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作者在壮阔的江景中看到了历史的痕迹,既有对往昔英雄的追忆,也有对当下时局的观察,最后归结到个人生命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人在历史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