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潭归里

雪尽垂杨已渐深,临岐折赠欲沾襟。
三同身世兼忧喜,四杰才华半古今。
严谴原非真主意,贫归长系故人心。
东门一送飞旌远,庄舄凄凉有越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分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不舍,也有对朋友遭遇的感慨。

前两句写送别时的场景:积雪消融,垂柳已经长得茂密,在分别的路口折柳相赠(古人折柳送别),忍不住要落泪。这里用"雪尽垂杨"点明是初春时节,也暗示朋友经历艰难后终于迎来转机。

中间四句道出两人的深厚情谊: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三同身世"),都经历过忧喜起伏;你的才华堪比初唐四杰(王勃等四位著名诗人)。虽然你被贬官("严谴")看似是皇帝的意思,但我知道这不是皇帝本意;如今你贫困归乡,却始终牵动着老朋友的心。这里既为朋友鸣不平,又表达了对朋友品格的赞赏。

最后两句写送别后的怅惘:看着朋友的车马远去,想到他就像春秋时的庄舄(在异国做官时仍吟唱家乡的歌曲)一样,虽然处境艰难,但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格。用"凄凉"二字点明朋友归乡后的清贫生活,但"越吟"又暗示他坚守本心。

全诗通过折柳、飞旌等意象,把送别的伤感、对朋友的同情和敬佩写得真挚动人。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多舍不得你",而是通过描写景物、引用典故,让情感自然流露,这是古典诗词含蓄之美的典型体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