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送镇安别驾

邕州千里外,土府万山中。
地与交南接,官于太守同。
威灵千骑入,德教百蛮通。
银艾腰方始,金标立未终。
声诗开子女,明信荐三公。
吹管消春瘴,挥琴送夕鸿。
玉壶长注露,铜鼓静含风。
雨散雷高(山名)翠,霞连海角红。
怀人东莞远,平佛日南空。
四塞当天险,三年奏土功。
伫闻神雀下,褒语出深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镇安别驾的官员被派往偏远地区任职的场景,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官员的政绩。

1. 地理位置与官员职责:
诗的开头点明了镇安别驾被派往的地方——邕州(今广西南宁一带),那里山高路远,与交南(今越南)接壤。虽然地处偏远,但他的官职与太守相当,肩负着治理边疆的重任。

2. 治理边疆的功绩:
诗人用“威灵千骑入,德教百蛮通”来形容镇安别驾的治理手段。他既用威严震慑了当地的少数民族(“百蛮”),又用仁德教化他们,使得当地百姓归顺朝廷。他腰间佩戴着银印(“银艾”),象征着朝廷的信任,而“金标立未终”则暗示他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功业。

3. 文化与生活的改善:
镇安别驾不仅治理有方,还注重文化传播。他用诗歌教化当地的子女(“声诗开子女”),用诚信赢得朝廷的认可(“明信荐三公”)。闲暇时,他吹奏乐器驱散春天的瘴气,弹琴送别南飞的鸿雁,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情怀。

4. 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当地的自然风光:雨后的雷高山更加苍翠,晚霞映红了海角。这些美景也寄托了诗人对镇安别驾的思念之情(“怀人东莞远”),以及对他平定边疆、造福百姓的赞美(“平佛日南空”)。

5. 功绩得到认可:
最后,诗人预言镇安别驾的功绩将会得到朝廷的嘉奖(“伫闻神雀下,褒语出深宫”)。神雀是祥瑞的象征,暗示他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总结: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勤政爱民、文武双全的边疆官员。他不仅用威严和仁德治理边疆,还注重文化传播,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祥瑞的征兆,表达了对镇安别驾的敬佩和祝福。整首诗充满了对边疆治理的关切和对官员功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