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对联讲的是两个历史典故,但用非常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快意恩仇的豪情。
上联"金欲两千酬漂母"说的是韩信报恩的故事:韩信穷困时,一位洗衣服的大妈(漂母)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当了大将军,专门找到这位大妈,用两千两黄金报答她。这里用"欲"字强调报恩的决心——不是随便给点钱,而是铁了心要重重回报。
下联"鞭须六百挞平王"讲的是伍子胥复仇:楚平王杀了伍子胥全家,后来伍子胥带兵攻破楚国时,虽然平王已死,他仍把尸体挖出来鞭打六百下。用"须"字表明这是必须完成的复仇——不是随便打几下,而是定要狠狠惩罚。
两句话的共同点在于"有恩必重报,有仇必狠还"的江湖气概。作者用具体数字(两千金、六百鞭)让这种决心显得特别真实有力,就像现代人说"这恩情我记一辈子"或"这仇我非报不可"那样直截了当。这种爱憎分明的态度,配上短促有力的七个字句式,读起来特别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