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戏马台》借古喻今,通过描写荒废的戏马台,表达了英雄霸业终将消逝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古老的戏马台在暮云中显得格外荒凉,曾经轰轰烈烈的霸业如今就像台下的流水一样消逝无踪。"千古荒台"和"霸图销歇"形成强烈对比,突显了历史变迁的无情。
后两句抒情:当年这里有多少骏马良驹啊,但最终只有项羽的乌骓马真正做到了不负主人(指乌骓在项羽自刎后也跳江殉主)。这里用"骏骨"代指人才,暗示再多的能人志士,真正忠义的却很少。
全诗最动人的是最后一句"惟有乌骓不负君",在霸业成空、众叛亲离之际,连人都靠不住,反而是一匹马展现了最珍贵的忠诚。这种反差让人深思:在权力更迭中,什么才是真正可贵的品质。
诗人没有直接评判历史人物,而是通过戏马台的今昔对比和马的故事,让读者自己体会人世沧桑、忠义难得的道理。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