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袁鍊师弹琴
袁鍊师,好弹琴,不作江南曲,解琴中古音。
七轸削玉徽裁金,焦桐黑尾朱弦心。
对之如大宾,宝之甚璆琳。
时来为予肃危襟,拂拭顾盼愁不禁。
六月一鼓之,秋风飕飕起云林。
十月一再抚,凌厉白云开重阴。
老君坛高夜色迥,神人下听寒萧森。
口中六律祇自和,头上三花谁与簪。
忽起抱琴去,振衣度遥岑。
手援北斗为我斟,独不乐兮忧骎骎。
苍梧虞舜不复返,帝子佩沈湘水深。
不尽千古意,别君清夜吟,遥想相思江之浔。
七轸削玉徽裁金,焦桐黑尾朱弦心。
对之如大宾,宝之甚璆琳。
时来为予肃危襟,拂拭顾盼愁不禁。
六月一鼓之,秋风飕飕起云林。
十月一再抚,凌厉白云开重阴。
老君坛高夜色迥,神人下听寒萧森。
口中六律祇自和,头上三花谁与簪。
忽起抱琴去,振衣度遥岑。
手援北斗为我斟,独不乐兮忧骎骎。
苍梧虞舜不复返,帝子佩沈湘水深。
不尽千古意,别君清夜吟,遥想相思江之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袁鍊师的琴艺高人,通过他弹琴的场景和音乐的魅力,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时光易逝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头先介绍袁鍊师是个琴艺高超的人,他不弹那些流行的江南小调,而是精通古琴的深邃韵味。他的琴很名贵,琴身用焦桐木制成,琴弦是红色的,琴徽用玉石和黄金装饰。
2. 接着描写诗人对这张琴的珍视,把它当作贵客一样对待。六月弹琴时,琴声像秋风扫过竹林;十月弹奏时,琴声又像穿透云层的阳光。夜晚在高坛弹琴时,连神仙都会下来聆听。
3. 然后笔锋一转,写袁鍊师突然抱着琴离开,穿过远山。诗人想象他举起北斗七星当酒杯,却依然闷闷不乐。这里暗喻知音难寻的孤独。
4. 最后以舜帝逝去、湘妃沉入深水的典故,表达对往昔的追忆和与友人分别的不舍。诗人独自在夜晚吟诗,遥想在江边思念友人的情景。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
- 用具体形象描写抽象的音乐,比如"秋风飕飕""白云开重阴",让读者能感受到琴声的意境
- 通过琴的变化暗示季节流转,展现时光流逝
- 结尾用历史典故深化情感,使离别之情更显厚重
- 整体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又略带忧郁的艺术境界
诗人通过赞美友人的琴艺,实则抒发自己对高雅艺术的向往,以及对知音难遇、美好事物易逝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