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圃诗,为道士王景丹赋
东圃轩在玄武宫,海日欲上烟霏红。
若人餐之百体充,养得面貌如婴童。
上清有法授有宗,灵章秘咒存心胸。
一气孔神天与通,右卫白虎左青龙。
掷火万里行老翁,欲雨即雨风即风。
燮理造化代天工,事亲则孝君则忠,神人执鞭须相从。
若人餐之百体充,养得面貌如婴童。
上清有法授有宗,灵章秘咒存心胸。
一气孔神天与通,右卫白虎左青龙。
掷火万里行老翁,欲雨即雨风即风。
燮理造化代天工,事亲则孝君则忠,神人执鞭须相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王景丹的道士在东圃轩修行的神奇生活,充满了道教色彩和奇幻想象。
开篇先点明地点——玄武宫的东圃轩。清晨太阳将升时,这里笼罩着红色烟霞。道士在这里吸收天地精华("餐之百体充"),养得面色红润如婴儿,暗示他修炼有成。
中间部分展现道士的神通:他精通上清派道法,熟记咒语,能与天地沟通。身边有白虎、青龙护卫(道教常见护法神兽),能像神仙一样瞬间万里,呼风唤雨,简直是在替天行道。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修道者的超凡能力。
结尾笔锋一转,强调即使如此神通广大,道士依然恪守人间伦理——在家孝顺父母,为国尽忠。最后"神人执鞭须相从"这个画面特别有意思:连神仙都要给他当随从,却依然保持凡人的品德,这种反差凸显了作者对"修道先修德"的推崇。
全诗把道教的神秘主义和儒家伦理完美结合,用瑰丽的想象描绘修行生活,最后回归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朴素道理,既有奇幻色彩又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