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岭

肩舆历峻坂,力尽得跻攀。
冰雪明孤岭,风云暗百蛮。
地应雄剑阁,天已近阳关。
旧说南征相,兵戈驻此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翻越大相岭的艰辛旅程和沿途的壮阔景象,同时融入了历史联想,读来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

前两句写登山之难:坐着简陋的轿子爬陡坡,费尽力气才登顶。"力尽"二字直接道出疲惫感,让读者仿佛也跟着喘粗气。

中间四句突然展开一幅震撼的山景:孤峰上的积雪亮得刺眼,山间云雾笼罩着远方少数民族的领地。这里用"明"和"暗"的对比,就像突然拉开帷幕的舞台——雪岭是聚光灯下的主角,百蛮之地则隐在阴影中。接着把大相岭比作"剑阁"(四川著名险关),说这里简直像天边的阳关(西北要塞),夸张的比喻突显山势之险要。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想起传说中诸葛亮南征曾在此驻军。这个历史镜头突然把眼前的山水和千年前的刀光剑影重叠在一起,给壮丽的自然景观添了一层金戈铁马的沧桑感。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轿子累断腿"的接地气描写,让险峻的山势变得具体可感;二是像电影镜头般在近景的冰雪和远景的云雾间切换,营造出苍茫的意境;最后用历史典故轻轻一点,就让一座普通的山岭变成了承载着故事的历史舞台。读完既能看到壮丽风景,又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厚重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