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自然老人①
二曜迭来往,四序互推迁。
川流山则峙,兽走禽斯鶱。
浮者由其窾,转者因其圆。
凫胫短自可,鹤胫长亦妍。
悠悠列万象,连合归自然。
若人和天倪,白发垂满肩。
行藏践实地,穷达信苍天。
扶犁或耕垄,抱瓮还灌园。
宁知秋叶落,不问春华妍。
床头酿曲糵,架上堆简编。
兴来呼酒饮,醉后枕书眠。
既不慕富贵,亦不求神仙。
自然以自寓,高识斯称贤。
我亦忘机者,为续逍遥篇。
川流山则峙,兽走禽斯鶱。
浮者由其窾,转者因其圆。
凫胫短自可,鹤胫长亦妍。
悠悠列万象,连合归自然。
若人和天倪,白发垂满肩。
行藏践实地,穷达信苍天。
扶犁或耕垄,抱瓮还灌园。
宁知秋叶落,不问春华妍。
床头酿曲糵,架上堆简编。
兴来呼酒饮,醉后枕书眠。
既不慕富贵,亦不求神仙。
自然以自寓,高识斯称贤。
我亦忘机者,为续逍遥篇。
现代解析
这首《赠自然老人》是一首赞美自然、倡导随性生活态度的诗,用简单生动的比喻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自然的永恒规律
诗开头用日月交替、四季轮转、山川鸟兽等自然现象,说明万物都有其内在规律——就像鸭子腿短适合游泳、鹤腿长适合涉水一样,每种生命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这里暗含"顺其自然"的智慧。
2. 理想的生活态度
中间部分描绘了一位白发老人的生活:耕地浇园、读书饮酒、醉卧书堆。他不追求富贵也不修仙,像秋叶凋零般坦然接受衰老,像不刻意寻找春天却依然享受春光。这种"该干活时干活,该休息时休息"的状态,正是道家推崇的"无为而治"。
3. 诗人的精神共鸣
最后诗人自称"忘机者"(放下算计的人),表示要续写《逍遥游》这样的超脱之作。整首诗就像用日常生活的画面,告诉我们:真正的逍遥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平凡中顺应本心,像大自然一样自在运行。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鸭腿鹤腿""秋叶春花"等身边事物作比,把玄妙的老庄思想变得可感可知。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种地时认真种地,喝酒时痛快喝酒"的生活智慧,对忙碌焦虑的现代人颇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