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1832春捧檄来澎随同周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① 其二
持节风清识玉堂,惊涛直下海天苍。
望公如岁深饥渴,训士通经化莠良⑴。
碑口昔曾传汉水,棠阴今更遍蛮疆。
私心盻⑵切随车雨,好种襄堤百本桑⑶。
望公如岁深饥渴,训士通经化莠良⑴。
碑口昔曾传汉水,棠阴今更遍蛮疆。
私心盻⑵切随车雨,好种襄堤百本桑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表达对上级领导感激之情的作品,用生动的画面和典故展现了为民办事的场景。
前两句用"持节风清"形容上级官员(周芸皋)清正廉洁的形象,像玉一样高洁。"惊涛直下"则描绘了他们不畏艰险,在苍茫大海上巡查灾区的场景。
中间四句用比喻手法说老百姓像盼过年一样渴望官员到来,而官员通过教育感化让坏人变好。这里用了"汉水碑"的典故(东汉官员为民治水立碑的故事)和"棠阴"的比喻(周朝贤臣召公在棠树下办公的典故),赞美官员的德政惠及边疆百姓。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愿望:希望能跟随这样的好官,像及时雨一样造福百姓,让百姓能安心种桑养蚕(暗指恢复生产)。"百本桑"这个细节特别接地气,展现了务实为民的为官之道。
全诗没有空泛的赞美,而是通过海上巡查、教育感化、兴修水利、恢复生产等具体事例,展现了一位深入基层、实干为民的官员形象,也体现了作者对这样官员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