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将进酒,主人为客千万寿。
当时门客去复来,惟有金樽不相负。
枯草向荣月更弦,白发安能重少年。
身乘高车印垂肘,何似糟丘终日眠。
身外浮名岂足问,黄土累累无圣贤。
脱衣沽酒须尽醉,青春奈何老将至。
樽中满酌劝众宾,眼前谁是百岁人。
谀言盈耳公莫听,服药自误求仙真。
今日花开,明日花落。
相逢几何,且乐相乐。
青丝玉缸垂辘轳,看君意气诚酒徒。
莫通姓名但痛饮,一饮五石如鹈鹕。
劝君努力消百壶,楚人独醒非良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劝人及时行乐、珍惜当下,同时讽刺追求虚名和长生不老的行为。全诗用酒作为媒介,表达了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感慨。

开篇直接点题,主人用酒招待客人,强调只有酒杯永远不会辜负人。这里用"金樽不相负"暗示人际关系可能变化,但酒永远可靠。

接着用自然现象作比喻:枯草会重新茂盛,月亮会重新变圆,但人老了就不可能重返青春。即使当了大官、身居高位,也比不上整天醉卧酒坛来得痛快。这里"糟丘"指酒坛堆成的小山,形象地表达了纵情饮酒的快乐。

诗人明确表示不在乎虚名,因为死后都一样,圣贤的坟墓和普通人没区别。他建议大家脱掉外衣痛快喝酒,因为青春很快就会过去。这里"青春奈何老将至"用反问语气强调时间流逝的无情。

中间部分直接劝酒:给所有人倒满酒,因为眼前这些人谁能活到百岁呢?不要听信奉承话,也别相信吃药能成仙。这里"服药自误"明显讽刺当时追求长生不老的风气。

最后用花开花落比喻人生短暂,强调要把握当下欢乐时光。描写豪华的酒具和豪饮场景,用"一饮五石"的夸张手法表现痛快饮酒的豪情。结尾用"楚人独醒"的典故,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像屈原那样保持清醒不是好选择,不如痛快畅饮。

全诗语言直白豪放,反复使用饮酒意象,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生动传达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对功名利禄和长生追求都持否定态度,具有典型的豪放派诗歌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