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题中宪老夫子大人爱吟草 其一

星散周庐夜建营,铜章花马赋从征。转输已见纡筹策,胸臆应知富甲兵。

临难独教维节义,如公真不愧科名。似闻杀贼捐躯日,水咽蛮江作怒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形象,用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敬仰。

首联"星散周庐夜建营,铜章花马赋从征":夜晚星光下快速搭建军营,将领佩戴铜制官印、骑着装饰华丽的战马准备出征。这两句通过"星夜建营"的紧迫感和"花马从征"的英姿,展现了军事行动的迅捷和将领的威风。

颔联"转输已见纡筹策,胸臆应知富甲兵":写将领运筹帷幄的智慧。"转输"指后勤调度,"纡筹策"是说他有周密的战略部署,后句直接赞美他胸中藏着千军万马的谋略。

颈联"临难独教维节义,如公真不愧科名":在危难时刻特别能彰显他的气节,这样的品格确实配得上科举功名。这里将军事才能与文人品格结合,体现古代"文武双全"的理想。

尾联"似闻杀贼捐躯日,水咽蛮江作怒声":听说他战死沙场那天,连蛮荒之地的江水都呜咽怒吼。用拟人化的江水怒吼,既渲染悲壮氛围,也暗示天地都为他的牺牲动容。

全诗通过"星夜出征-运筹帷幄-临危守节-壮烈牺牲"四个层次,塑造了一位有谋略、有气节、最终为国捐躯的将领形象。最后用江水拟人的手法,把对英雄的悼念之情推向高潮,比直接抒情更有感染力。诗中"铜章花马""水咽蛮江"等意象鲜明,既有战场实感,又充满艺术张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