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 其一

傲吏高斋海岱开,长留明月照池台。
白云湖上秋何处,鸿雁樽前客自来。
寒色玉壶堪徙倚,流光华发与徘徊。
西园诸子俱能赋,独让应徐邺下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文人雅集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赞美。

首联"傲吏高斋海岱开,长留明月照池台"是说:这位清高的官员(徐公)的书房视野开阔,能看到远处的山海,皎洁的月光长久地照耀着庭院中的池塘和亭台。这里用"傲吏"形容主人品格高尚,不随波逐流。

颔联"白云湖上秋何处,鸿雁樽前客自来"描写秋景:湖面上飘着白云,秋天的气息无处不在;大雁飞过,宾客们不请自来,举杯畅饮。这两句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颈联"寒色玉壶堪徙倚,流光华发与徘徊"写的是:在清冷的月光下(寒色),人们可以靠着玉壶(酒器)休息;时光流逝(流光),照得白发(华发)闪闪发亮,让人不禁徘徊思索。这里透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西园诸子俱能赋,独让应徐邺下才"是赞美:在座各位(西园诸子)都擅长作诗,但最出众的还是主人徐公,就像当年邺下文人中最杰出的应玚、徐干一样。这是对主人文才的高度评价。

全诗通过描写月光、秋景、饮酒、赋诗等场景,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表达了对主人品格和才华的钦佩。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怀,更有对知音相聚的珍视,读来令人感受到古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