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家书口占长句

又是山城半载过,客中是处寄吟窝。
人如明月圆时少,友似东风散处多。
一第艰难负镫火,十年贫贱托诗歌。
家书乍报高堂健,今日春晖喜若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收到家书时的复杂心情,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

前两句交代背景:诗人已经在山城住了半年,像个流浪诗人一样到处借住。用"吟窝"形容住处,既说明生活不稳定,也暗示他靠写诗排遣寂寞。

三四句用两个巧妙的比喻:说自己像月亮一样难得团圆,朋友像春风一样容易吹散。这两个比喻把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脆弱写得生动形象,让人联想到自己在外打拼的经历。

五六句直白地诉说现实困境:科举考试屡次失败,在油灯下苦读却辜负了期望;十年来穷困潦倒,只能把心事写在诗里。这两句像在叹气,让读者感受到读书人的无奈。

最后两句情绪转折:突然收到家书说父母身体康健,就像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般喜悦。这种从长期压抑到瞬间释然的对比特别打动人,把普通人收到家信时"报喜不报忧"的温情刻画得很真实。

全诗就像一封穿越时空的家书,让我们看到古代读书人漂泊在外的真实状态:有不得志的苦闷,有对友情的感慨,但最动人的还是那份对家人最朴实的牵挂。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正是这首诗至今仍能引起共鸣的原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