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蒋谏庭都阃

十月既望冬气凌,北风吹海海水冰。
寒阴不散玄云蒸,山高木落转崚嶒。
四顾旷莽便缴矰,狐兔乱走鹰鹯腾。
我公此时方出猎,野火烧天光远烨⑴。
左建大旆势飞扬,右树危旌威震慑。
乌获后劲贲育前,金鼓号令声喧阗。
戈矛机弩纷相袭,驱驰骏马如钩旋。
袒裼缚来多虎兕,猛气凭陵犹未已。
献上辕门奏厥能,酌以金罍胥燕喜。
公曰烹之享上客,玉盘络绎兼炮炙。
珊瑚细间碧琉璃,花毡隐映纤蒲席。
座中文士枚马徒,分题答赠芳华敷。
铙歌且奏军中乐,羽猎翻誇塞上图。
夜深剧饮具欢娱,将星寿极辉天衢。
丈人孙子相追趋,天狼欲怯张悬弧。
主称匏叶聊为酌,客歌南山乐未徂。
圣世即今隆阃寄,愿扫蛮烟静海隅。
他时封侯未及老,燕颔仍看捋虎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气势磅礴的冬季狩猎活动,展现了武将蒋谏庭的英武形象和豪迈气概。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环境渲染
开头描写了十月中旬的严寒景象:北风呼啸,海水结冰,阴云密布,山林萧瑟。这样的环境烘托出狩猎的艰难,也为后文武将的勇猛作了铺垫。

2. 狩猎场面
诗中生动刻画了狩猎的壮观场景:野火照亮天空,旗帜飞扬,士兵们金鼓齐鸣,戈矛机弩齐发,骏马奔驰如风。武将亲自上阵,捕获猛兽(虎兕),展现了非凡的武艺和胆识。

3. 庆功宴饮
狩猎结束后,众人将猎物烹制成美味,设宴庆祝。宴席上摆满珍馐美馔,文士们即兴赋诗,军中乐声嘹亮,一派欢腾景象。这里既表现了武将的豪爽,也体现了文武同乐的和谐氛围。

4. 赞颂与祝愿
最后,诗人赞颂蒋谏庭是国家的栋梁,祝愿他将来建功立业,扫平边患,封侯拜将。末句"燕颔仍看捋虎须"用典故(东汉班超"燕颔虎颈"的相貌预示封侯之相)暗示武将未来必成大器。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像一部动作大片,从环境到人物,从动态到静态,层次分明。
- 语言豪放有力,比如"野火烧天""驱驰骏马如钩旋",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 通过狩猎这一活动,塑造了一位智勇双全、深受爱戴的武将形象,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的期望。

普通人读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古代狩猎的刺激场面,还能体会到那种"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壮志豪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