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行路上的陷阱和危险,核心是警示人们不要误入歧途。
前两句"枯木岩前差路多,不行鸟道转誵讹"是说:在看似荒芜的修行路上岔道很多,如果不走正道(鸟道比喻正确的修行方法),就会陷入混乱和错误。就像在枯树和岩石前迷路一样。
后两句"狐狸引入豪猪窟,不久成团被死魔"用更形象的画面警告:狡猾的"狐狸"(象征错误引导)会把人带进"豪猪窟"(比喻充满痛苦的困境),最终一群人都会陷入死亡的魔掌。这里的"成团"暗示错误修行方式的群体性危害。
全诗精髓在于:修行必须坚持正确方法,警惕那些看似捷径实则危险的道路。用现代话来说,就像提醒我们:人生成长路上要辨别真伪,别被花言巧语带偏,否则可能集体陷入难以脱身的困境。诗中"狐狸""豪猪窟"这些动物比喻,让抽象的道理变得特别鲜活有趣。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