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饱受旱灾之苦的农民,在久旱逢甘雨时的复杂心情。
开头四句写旱灾带来的焦虑:农民长期观察天气变化("想气数"),年年夏天都看到火烧云("火云举"),听到村里孩子们饿得直哭("儿女啾")。中间四句写灾情严重:水井干涸,庄稼稀疏,灾年各种流言四起,农民只能暗自流泪。
转折出现在"步出自西门":一场及时雨从东边田野飘来。雨后景象焕然一新:蔬菜可以采摘了("菜甲行可摘"),稻穗开始抽芽("稻花靡不抽")。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农民最大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让京城周边("三辅")的庄稼能有好收成,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全诗用对比手法,前半写旱灾之苦,后半写喜雨之乐,语言朴实如老农自语。最打动人的是结尾两句,道出了中国农民最朴素的愿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扎根土地的质朴情感,正是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