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题名为《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格斋》。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语言和意境。
1. 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锯。
- 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了水和绳子不是通过石头和木材直接制造出来的。这里的“鑽”和“锯”是指一种直接的、粗暴的制造方式。诗人在这里强调,万事万物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它们有着自己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 一日复一日,会有豁时处。
- 这两句意指一天接着一天,虽然过程看似漫长,但终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刻。这里的“豁”是指豁然开朗、豁然开朗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难题,但只要坚持下去,终会找到解决的方法或找到新的出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富有哲理的话语,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和个人坚持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任何成果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坚持。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人们应该保持耐心和信心,相信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会迎来解决问题的时刻。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首诗所传递的精髓。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