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离别时的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思考。
前四句写朋友匆匆相聚又分离:诗人说自己像古代的澹台灭明一样(孔子弟子,这里比喻自己),偶尔能登上朋友的单父堂(指朋友家)。但相聚时间太短,转眼间又要各自忘记彼此。用"匆匆""忽忽"两个词生动表现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
后四句转向对理想的思考:明天朋友们就要各奔前程("舞雩地"用孔子和学生郊游的典故,指各自的人生道路),但共同读书的温馨回忆还在("薰风编简香"指一起读书时书卷的墨香)。最后感叹:想要建功立业("策勋")回归圣贤之道,可这条道路已经模糊不清很久了。
全诗通过日常送别的场景,带出对人生际遇和理想追求的思考。用典自然不晦涩,把离别的怅惘和对理想的坚持融合在一起,既有真情实感,又有思想深度。最后"此道久微茫"的感叹尤其打动人心,道出了很多追求理想者的共同心声。
史尧弼
眉州人,字唐英,世称莲峰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少以《古乐府》、《洪范》等论往见张浚,浚谓其大类苏轼。年十四举于乡,赴鹿鸣宴犹著粉红裤,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赋诗,尧弼援笔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莲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