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意象道出了人生失意的苦涩。
前句"不分桂籍一毫月"中,"桂籍"指科举高中的名册,"一毫月"是细如发丝的月光。说的是自己连最微小的功名都没能获得,月光都不愿分一缕照在功名册上——暗示多年苦读却始终与功名无缘。
后句"枉踏槐花十八秋"更直白,"槐花"代指科举考场(古代考场多种槐树),"十八秋"就是整整十八年。诗人说自己白白在科举路上奔波了十八年,一个"枉"字道尽徒劳无功的辛酸。
全诗妙在用"月光不照"和"踩槐花"这两个日常画面,把读书人追求功名的艰辛与落寞写得入木三分。没有直接说"我考不上好痛苦",而是让月光和槐花替自己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遗憾之情更加深刻。就像现代人说"连路灯都不愿为我多亮一秒",用环境写心境,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汪圣权
汪圣权,生平不详,多次应举不第,与方岳有交。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