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朔楼十二韵

杰构基扃护,飞甍旭彩浮。
登高今胜地,筑堑古边州。
盘漠雕时下,摩空雁亦愁。
秦云遥欲压,朔气冷全收。
蛾贼连群日,狼烟上将忧。
势真同燕幕,交几失蛇矛。
飒沓星弧落,䃔䃧奅石投。
貙罴千岁劫,猿鹤一军休。
关路清烽燧,郊竿袅旆游。
黄云屯败栋,碧血锁危楼。
目断龙堆戍,魂招鹿塞秋。
寒风悲壮士,终古自飕飗。

现代解析

《镇朔楼十二韵》是一首描写古代边关战事的壮烈诗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将士的悲壮。

1. 开篇写景,气势恢宏 诗的开头描绘了镇朔楼的雄伟壮观:高楼耸立,飞檐在阳光下闪耀。这里曾是登高望远的胜地,也是古代边关的军事要塞。诗人用“盘漠雕时下,摩空雁亦愁”这样的句子,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肃杀,连大雁飞过都感到忧愁。

2. 战争阴影,危机四伏 诗中提到“蛾贼连群日,狼烟上将忧”,形容敌人如蝗虫般蜂拥而至,烽火台上的将领忧心忡忡。“势真同燕幕”比喻形势危急,像燕子筑巢于帷幕上一样岌岌可危;“交几失蛇矛”则表现战斗的激烈,连武器都几乎脱手。

3. 战斗惨烈,伤亡惨重 “飒沓星弧落,䃔䃧奅石投”描写箭如流星、巨石轰击的战斗场面。“貙罴千岁劫,猿鹤一军休”用猛兽和仙鹤的意象,暗示将士们或战死或溃散,军队覆灭的悲凉结局。

4. 战后荒凉,哀思绵长 战斗结束后,边关恢复了平静,但曾经的烽火台已荒废,只剩下败坏的屋梁和凝固的血迹。“目断龙堆戍,魂招鹿塞秋”表达了对远方戍边将士的牵挂,以及对他们亡魂的哀悼。

5. 结尾抒情,悲壮苍凉 最后两句“寒风悲壮士,终古自飕飗”是全诗的情感升华:寒风呼啸,仿佛在为牺牲的壮士们哭泣,而这种悲壮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令人感伤。

全诗精髓 这首诗以镇朔楼为背景,通过描绘边关战事的激烈与战后景象的凄凉,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将士的敬意。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脆弱,展现了边塞诗特有的悲壮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