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边塞场景,充满了悲壮与哀思。
前两句写景:李陵台(汉代将领李陵的遗迹)旁,荒野上乌云低垂,月色惨白,寒风萧瑟,夜晚传来孤狼的啼叫。画面阴冷孤寂,用"野云低""狼夜啼"等意象烘托出边塞的苍凉,也暗示这里曾是惨烈的战场。
后两句抒情:当年李陵率领五千精兵出征,最终全军覆没无人归还。如今只有茂盛的野草年复一年生长,仿佛在祭奠这些逝去的生命。"芳草萋萋"的生机与"归未得"的死亡形成强烈对比,用自然永恒反衬人类战争的残酷。
全诗短短四句,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牺牲者的深切哀悼,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没有直接说教,但荒草、狼嚎、孤月等意象自然引发读者对战争、生命、历史的思考,展现出含蓄深沉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