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表达了对世俗争名逐利行为的厌恶和超脱态度。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开头四句直指人性弱点:诗人说自己本无争竞之心,却看到世人像苍蝇追逐腐肉般争抢利益("啄腐向屠门"),像蚂蚁追随膻味般巴结权贵("慕膻从赵孟"),用生动的比喻讽刺了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
中间四句刻画市侩嘴脸:描写那些人为蝇头小利沾沾自喜("沾沾拾锱铢"),表面花言巧语实则虚伪做作("言色殊巧令")。诗人将这些丑态比作魍魉(鬼怪),在自己的"方诸镜"(照妖镜)前原形毕露。
最后四句表明决绝态度:诗人痛心这个被豺虎般贪婪之人主导的世界("今日谁为政"),决定保持"龙性"(高洁品格)远离尘嚣。"去去"的重复使用,强化了决绝离去的决心。
全诗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一边是蝇营狗苟的世俗群像,一边是孤高傲世的诗人形象。通过"腐肉/膻味"与"龙性"、"魍魉"与"方诸镜"等意象的强烈反差,表达了诗人对污浊世风的批判和洁身自好的追求。语言犀利直白,比喻生动形象,即使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虚伪世态的愤怒与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