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陈芝亭抗希、陈彤阶星炜两茂才游洪山宝通寺吊彭烈妇有序 其一

寒食花飞共赏春,群知塔上有传人。
洪山一片凄凉月,照见当年血化燐。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朋友在寒食节(古代清明节前一两天的节日)一起游洪山宝通寺,凭吊一位姓彭的刚烈女子的故事。

前两句写游玩场景:寒食节里花瓣纷飞,大家结伴赏春,都知道这座寺庙的塔上埋葬着一位值得传颂的人物(指彭烈妇)。"群知"二字说明这位女子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凄凉月色带出悲壮气氛:洪山上那轮清冷的月亮,仿佛还照耀着当年女子殉节时鲜血化作磷火的场景。"血化磷"这个意象既指鲜血,也暗含"磷火"(民间说的鬼火),突出女子死状的惨烈。

全诗通过"花飞赏春"的欢快与"凄凉月、血化磷"的悲凉形成强烈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人们依然铭记着那段惨痛的历史。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游春到怀古的情感转折,用最精炼的语言传递出对烈女的敬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