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二首 其二
是鸥波写梦,雁路寻诗,冷落江湖。
问讯东桥竹,怅故人别后,一纸书无。
旧家渺渺天末,烟月老菰蒲。
甚懒赋长杨,慵吹短笛,侧帽骑驴。
何须怨漂泊,纵不写莺花,也恋莼鲈。
昨夜西风紧,忆芙蓉江上,相唤提壶。
任教醒了还醉,心事水云孤。
待说与归期,潇潇暮雨啼鹧鸪。
问讯东桥竹,怅故人别后,一纸书无。
旧家渺渺天末,烟月老菰蒲。
甚懒赋长杨,慵吹短笛,侧帽骑驴。
何须怨漂泊,纵不写莺花,也恋莼鲈。
昨夜西风紧,忆芙蓉江上,相唤提壶。
任教醒了还醉,心事水云孤。
待说与归期,潇潇暮雨啼鹧鸪。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漂泊在外的孤独感,整体情感细腻而忧伤。
上片(前半部分)回忆过去的生活场景:
1. "鸥波写梦,雁路寻诗"——用鸥鸟飞翔、大雁迁徙的画面,比喻自己曾经自由自在、四处游历写诗的生活。
2. "东桥竹""故人别后"——提到老家的竹林和分别的朋友,表达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3. "旧家渺渺天末"——老家远在天边,烟月笼罩着水边的菰蒲,显得很遥远模糊。
4. 最后三句说自己现在懒散的状态:懒得写文章、懒得吹笛子、只是歪戴帽子骑着毛驴闲逛。
下片(后半部分)抒发当下感受:
1. "何须怨漂泊"——表面说不用抱怨漂泊生活,实际是故作洒脱。
2. "莼鲈"用晋代张翰思念家乡美味的典故,表示即使不写春天美景,也会想念家乡味道。
3. "芙蓉江上,提壶"——回忆和朋友在荷花盛开的江边喝酒的快乐时光。
4. "醒了还醉"——写借酒消愁的状态,心事像孤云野鹤一样无处寄托。
5. 最后用"潇潇暮雨""鹧鸪啼"的凄凉景象,暗示归期渺茫的惆怅。
全词特点:
- 用自由飞翔的鸟比喻过去的快意生活
- 用家乡风物和美食表达思乡之情
- 通过"懒赋""慵吹"等动作描写现在的消沉
- 结尾的雨景和鸟啼烘托出孤独氛围
- 表面上说"不怨漂泊",实则字字都在写漂泊之苦
就像一个人翻看老照片时,既怀念过去的快乐时光,又为现在的孤单生活感到无奈。词中那些喝酒、骑驴的细节描写,让这种情感显得特别真实动人。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