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茅鸱(茅鸱四章,章八句)
茅鸱茅鸱,无集我冈。汝食汝饱,莫我为祥。
愿弹去汝,来彼凤凰。来彼凤凰,其仪有章。
茅鸱茅鸱,无啄我雀。汝食汝饱,莫我肯略。
愿弹去汝,来彼瑞鹊。来彼瑞鹊,其音可乐。
茅鸱茅鸱,无搏鷅鶹.汝食汝饱,莫我为休。
愿弹去汝,来彼鳲鸠。来彼鳲鸠,食子其周。
茅鸱茅鸱,无ew我陵。汝食汝饱,莫我好声。
愿弹去汝,来彼苍鹰。来彼苍鹰,祭鸟是徵。
愿弹去汝,来彼凤凰。来彼凤凰,其仪有章。
茅鸱茅鸱,无啄我雀。汝食汝饱,莫我肯略。
愿弹去汝,来彼瑞鹊。来彼瑞鹊,其音可乐。
茅鸱茅鸱,无搏鷅鶹.汝食汝饱,莫我为休。
愿弹去汝,来彼鳲鸠。来彼鳲鸠,食子其周。
茅鸱茅鸱,无ew我陵。汝食汝饱,莫我好声。
愿弹去汝,来彼苍鹰。来彼苍鹰,祭鸟是徵。
现代解析
这首《补茅鸱》是一首充满象征意味的古代诗歌,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讨厌之物的驱逐。全诗分为四章,每章结构相似,通过反复咏唱强化情感。
诗歌的主角"茅鸱"(一种猫头鹰)在这里代表不受欢迎的事物。每章开头都在驱逐茅鸱:别停在我家山冈上,别吃我的小鸟,别伤害其他鸟类,别在我家领地吵闹。这种重复的驱逐令让人感受到说话者的强烈反感。
有意思的是,每章后半段都会呼唤一种吉祥的鸟类来替代茅鸱:凤凰代表高贵祥瑞,喜鹊带来欢乐,布谷鸟(鳲鸠)象征家庭美满,苍鹰则展现威严力量。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歌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表达了一个朴素而永恒的愿望:赶走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事物,迎来吉祥美好的改变。就像现代人希望赶走霉运、迎来好运一样,古人用鸟类作比喻,把这种期盼写得生动具体。
全诗语言简单但意境丰富,重复的句式形成节奏感,让情感表达更加强烈。虽然写的是鸟类,但实际反映的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种借物抒情的写法让诗歌既有画面感又耐人寻味。
丘光庭
丘光庭 五代(907-960)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南下菰城)人,官太学博士。有集三卷,今存诗七首,有《兼明书》、《唐教论》、《补新宫》、《补茅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