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罢药》,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依赖药物治病与健康生活的态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自学坐禅休服药”:
作者提倡自学坐禅来调理身心,而不是依赖药物。这里表达了一种自我探索与依赖内在力量的思想,鼓励人们通过冥想、静心等方式来达到身心和谐。
“从他时复病沈沈”:
这句话是说,如果我们过于依赖他人或外部手段(比如药物)来治疗疾病,可能会再次陷入疾病深重的境地。作者警告人们不能总是依靠外界手段来解决问题,应该寻求自我解脱。
“此身不要全彊健”:
作者认为身体不需要过于追求强健。这里的“彊健”可以理解为强壮、健康,但过于追求可能反而导致身心紧张,失去平衡。
“彊健多生人我心”:
这句话深入探讨了过于追求健康可能带来的问题。过于追求强健可能会滋生人们之间的比较和竞争心态,反而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影响身心健康。
整首诗传达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健康是自然的,但不应过度依赖药物或过度追求身体的强健。真正的健康来自于内心的平衡与和谐,通过自我修炼、冥想等方式来达到身心的平衡更为重要。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保持真实的自我,避免心理压力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罢药》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健康与生活的独特见解,鼓励人们通过内在修炼来达到真正的身心健康。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