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许孜

能感猛鸷类,都无搏噬心。
同游至鹿虎,共宿有鸠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孝子许孜的德行感化了凶猛的动物,让它们变得温顺无害。

前两句说,许孜的孝心连猛禽都能被感动,这些原本凶残的鸟兽都收起了利爪尖牙,不再有伤害人的念头。"能感猛鸷类"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他品德的力量之大。

后两句更神奇:许孜和鹿、老虎一起散步,与鸠鸟、老鹰同住。这四种动物在现实中本是天敌或危险的存在(虎吃鹿、鹰抓鸠),但在他身边却和谐共处。诗人通过这种不可能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至孝之人能创造奇迹,连自然界的残酷法则都能被打破。

全诗核心是说真正的孝道不单是对父母好,更会向外散发善意,改变周围环境。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正能量能影响他人",古人用动物相处的寓言表达了相似的理念,只是更生动有趣。

林同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