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忠烈王遗迹十二咏 其七 ①射的山

空山崖石上,羽镞半留形。
鸟过不敢下,苔封疑有灵。
子孙传野史,守令刻新铭。
亦有南开府,忠勋继汗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凉山崖上的历史遗迹,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先烈的忠勇精神。

前四句写景:空寂的山崖上,残留着古代箭镞的痕迹。飞鸟都不敢在此停留,长满青苔的箭痕仿佛有灵性。这里用"鸟不敢下"和"苔封"的细节,烘托出肃穆庄严的氛围,暗示这里曾是激烈战斗的古战场。

后四句转入抒情:老百姓口口相传着先烈的故事(野史),地方官员为纪念先烈刻下新的碑文。特别提到"南开府"(可能是某个军事机构),他们的忠勇功绩将永远载入史册。"汗青"指史书,用"继"字强调这种精神代代相传。

全诗通过"箭痕-飞鸟-青苔"的意象组合,将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巧妙融合。最后用"忠勋继汗青"点明主旨:英雄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后人永远铭记。这种将具体遗迹与永恒精神相结合的手法,让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充满历史厚重感。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