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圣濡张时升徐锡溟游鹅鼻峰
旷达见高情,知交托平素。相与陟危峰,奇观敦夙慕。
我心窃自喜,早行莫迟误。呼童不及膺,出门自发付。
茶铛手可提,炉碳裹以布。萦回江水清,品尝忘日暮。
岩壑态探讨,狂笑蛟龙怖。烟树碧沉沉,乱鸦飞远渡。
别去订后期,计日梅花吐。过我复寻欢,春风满园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伴登山、纵情山水的快乐场景,展现了古人亲近自然、洒脱豪迈的生活态度。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登山前的准备(前8句)
诗人用"旷达见高情"开篇,点明这是一群性格开朗、情谊深厚的好友。他们早就向往这座险峻的鹅鼻峰,所以天不亮就兴奋地出发,连书童都来不及叫,自己提着茶具和炭火就出门了。这种说走就走的随性,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真性情。
2. 登山游玩(中间8句)
他们在蜿蜒的江边煮茶品茗,完全忘记了时间。面对奇峰怪石,他们像探险家一样研究讨论,开怀大笑的声音把蛟龙都吓到了。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他们无拘无束的快乐。傍晚时分,看着苍茫的烟树和归巢的乌鸦,又平添几分诗意。
3. 约定再聚(最后4句)
分别时大家约定梅花开放时再聚,想象着下次见面时春风满园的景象。这个温馨的结尾,既表达了对这次出游的不舍,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活化的细节(提茶具、裹炭火)展现真实可感的游玩场景
- 通过"狂笑蛟龙怖"这样夸张的想象,传递出畅快淋漓的游玩心情
- 结尾的"梅花之约"给人温暖美好的期待
- 通篇洋溢着朋友间真挚的情谊和对自然的热爱
就像现代人和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山水间放飞自我,拍下美照,约定下次再聚一样,古人用诗歌记录下的这份快乐,穿越千年依然能打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