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寺①
刺桐将合抱,香檨未成胎。
楼耸悬钟鼓,庭荒辟草莱⑴。
烧檀飘户外,啼鸟傍林隈。
离德昭金殿⑵,禅心悟劫灰。
虽多收败叶,渐欲变枯荄。
观射亭犹在,息机人未回⑶。
无心溪水去,有意野云来。
残蕊风轻剪,寒炉火欲煤。
村烟空处渡,野色望中开。
谁展挥毫手⑷,同倾瀹茗杯。
犹迟辞丈室,相顾两无猜(吴福助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法华寺》描绘了寺庙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让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路转幽篁里,逶迤匝浅苔。”
这句诗描绘了通往法华寺的道路,路转曲折,两旁是幽深的竹林,路上覆盖着浅苔。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寺庙的幽静和历史的沉淀。
2. “刺桐将合抱,香檨未成胎。”
刺桐树已经长得粗大,快要合抱不过来了;香檨树虽然还未长大成材。这句诗通过对寺庙周围树木的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
3. “楼耸悬钟鼓,庭荒辟草莱。”
寺庙的楼阁高耸,悬挂着钟鼓,但庭院里却荒芜,开辟了草地。这里展现了寺庙的古老和岁月的痕迹,同时也表现了寺庙的宁静和简朴。
4. “烧檀飘户外,啼鸟傍林隈。”
在寺庙外,檀香燃烧产生的香气飘出,伴随着鸟儿的啼叫声,靠近树林的边缘。这里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生机。
5. “离德昭金殿,禅心悟劫灰。”
虽然远离世俗的繁华,但寺庙里的金殿展现了高尚的品德;通过禅修,领悟到了世间的真理。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寺庙的敬仰和对禅修的向往。
6. “虽多收败叶,渐欲变枯荄。”
虽然寺庙周围收集了很多落叶,但渐渐也有新生的绿意出现。这里展现了生命的循环和新生,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希望和期待。
7. “观射亭犹在,息机人未回。”
观看射箭的亭子还在那里,但已经没有了人们在此停留休息。这里可能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变迁。
8. “无心溪水去,有意野云来。”
诗人描述自己无心追随溪水流逝,却有意欣赏飘来的野云。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态度,即顺其自然,享受当下的美好。
9. “残蕊风轻剪,寒炉火欲煤。”
残花随风轻轻飘落,寒冷的炉火即将燃尽。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10. “村烟空处渡,野色望中开。”
在空旷的乡村,炊烟袅袅升起,田野的景色在眺望中展开。这里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美丽。
11. “谁展挥毫手,同倾瀹茗杯。”
谁在那里挥毫泼墨,又和谁一起品茶呢?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12. “犹迟辞丈室,相顾两无猜。”
在辞别寺庙的时候,相互看着对方没有猜疑。这里展现了诗人与寺庙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彼此的信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法华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古老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歌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