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前一句"岁晚松篁期苦节"说的是:在寒冷的年末,松树和竹子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气节。这里用松竹比喻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原则、保持高尚品格的人。就像冬天里依然挺立的松树,虽然环境艰难,但依然保持本色。
后一句"春光桃李任我情"则完全相反:在温暖的春天,桃花李花随性绽放。这里用桃李比喻那些在顺境中尽情展现自我、享受生活的人。就像春天的花朵,在适宜的环境里自由舒展。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通过松竹和桃李的对比,展现了两种不同但都值得尊重的生活方式 2. 用季节变化暗示人生不同阶段的处世态度 3. 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生活态度的包容理解:既能欣赏坚守,也不排斥洒脱
它告诉我们:人生可以像松竹一样坚守,也可以像桃李一样绽放,重要的是在不同境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法。这种开放包容的人生观,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傅伯成
傅伯成(1143—1226),字景初,其先济原(今属河南)人,迁居晋江(今属福建)。隆兴元年(1163年),傅伯成登进士;淳熙五年(1178年),出任福建路连江知县;庆元元年(1195年),任将作监丞,同年被贬任漳州知州;开禧年间(1205~1207年),调任湖广总领;之后被重新起用任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入为工部侍郎,以沮开边出为湖广总领。嘉定元年(1208)拜左谏议大夫,以不附和史弥远出知建宁府,移知镇江府。八年致仕。宝庆二年卒,年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