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朋友束孝先的赠别之作,用简单直白的比喻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相互信任。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识人如识物 开头用"残缺的玉石依然坚硬,折断的宝剑更显刚强"作比喻,说明看人不能只看表面("张目不见心")。王安石坦诚自己过去并不真正了解束孝先,只是凭外表判断("徒然外观望"),直到现在才发现对方内心如"太阳包裹白光"般光明磊落。
2. 离别的情谊 "去去终我身"指虽然即将分离,但强调"两两无相忘"——彼此永远不忘。这里没有夸张的伤感,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承诺永恒友谊,就像日常朋友告别时说"保持联系"一样自然真挚。
3. 托付的信任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说即便自己将来遭遇不测("道路忧"),也愿意把尸骨托付给对方保管。这种看似极端的信任,其实是用夸张手法表达"你是我最信赖的人",就像现代人说"我把后背交给你"一样,展现超越生死的友谊。
全诗魅力在于: - 用折断的剑、发光的太阳等日常可见之物比喻品格,通俗易懂 - 情感层层递进,从反思误判→珍惜当下→托付未来,逻辑清晰 - 没有华丽辞藻,但"骨付子藏"的想象震撼人心,把抽象信任具象化
本质上,这是宋代版的"真正的朋友经得起时间考验",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跨越千年的友情温度。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