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

种竹患不多,既多亦为苦。
长根走地脉,凌突败垣堵。
物情有利害,为尔执挥斧。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种竹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利弊得失的深刻认识。

首先,诗人提到种竹子虽然不怕竹子长得太多,但一旦竹子多了,也会带来烦恼。这里的“患不多”指的是不怕竹子少,“既多亦为苦”则是指竹子多了也会让人感到苦恼。

接着,诗人用“长根走地脉,凌突败垣堵”来形容竹子的生长特点。竹子的根深扎地下,生长迅速,有时甚至能穿透破败的院墙。这里的“长根走地脉”形象地说明了竹子生长的旺盛,“凌突败垣堵”则描绘了竹子生长的顽强。

然后,诗人指出“物情有利害”,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这里的“物情”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有利害”则是指事物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最后,诗人用“为尔执挥斧”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这里的“尔”指的是竹子,“执挥斧”则是指砍伐竹子。诗人认为,面对竹子的利弊,应该理智地对待,该砍的时候就要砍掉。

总之,这首诗通过种竹这一具体事例,揭示了事物利弊得失的普遍规律,提醒人们在面对事物时,要理智地看待其利弊,做到扬长避短。这首诗的精髓在于深入浅出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