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潮音楼峻崖西越永清坞狮子峰上一首

晞阻谓有穷,讯高云可达。剪削何当上,冥昧且兹发。

天表既排度,山野遂侈阔。新禅宅窈窱,古隘际阊阖。

松莽非人宁,芝秀有真掇。耸崖愕四矫,潮江眙两匝。

纬带万畛殊,烟云千里合。归乘中谷风,萧条感林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挑战的山野探险,展现了自然壮美与人的渺小感。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攀登的艰辛与决心(前四句) 诗人一开始就说"以为山路会有尽头,听说高处云雾可及",表现出对登顶的期待。但紧接着用"剪削何当上"(陡峭山崖如何攀登)、"冥昧且兹发"(在昏暗天色中出发)传递出实际攀登的困难,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探险的紧张感。

2. 山顶的震撼景象(中间八句) 登顶后展开一幅360度全景画卷: - 空间上:天幕像被山尖划开("天表排度"),原野突然变得辽阔,新建的禅院藏在幽深处("宅窈窱"),古老关隘直通云霄("际阊阖"用天门比喻高峰) - 植物描写:松林莽莽无人敢驻,灵芝生长暗示这是仙境。最精彩的是"耸崖愕四矫"——站在悬崖边惊觉四面都是峭壁,潮江像腰带缠绕山脚("眙两匝"),田间小路如经纬线般交错("纬带万畛"),千里烟云在眼前汇聚。

3. 归途的怅惘(最后两句) 下山时乘着山谷风("中谷风"),听着萧条林声,兴奋过后产生淡淡的失落感。这种情绪转折很像现代人登山后的"登山者忧郁"——极致体验后的空虚感。

诗歌魅力在于: - 用"动态镜头"写法:从出发困难→山顶震撼→下山怅惘,像跟着诗人的GoPro走完全程 - 比喻新奇:把山比作"剪削"的陡壁,把云海比作"烟云千里合"的被子 - 矛盾美感:既害怕悬崖("愕四矫")又沉醉美景,这种纠结心理特别真实

就像现代人用手机拍下惊险的登山视频,诗人用文字记录了这个肾上腺素飙升的冒险日,最后那个下山的落寞背影,让人想起所有难忘旅程结束时的复杂心情。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