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荷花水亭画扇

老退耽书爱日长,披披荷叶晚风凉。
廿年不做莲韬馆,每到临流忆故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老人退休后的生活感悟,用荷花、书卷、晚风这些日常景物,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闲适的晚年生活
前两句像一幅画:老人捧着书在荷塘边消磨时光,荷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傍晚的风带着凉意。这里的"耽书爱日长"不是真的嫌白天太长,而是说读书让他忘记了时间流逝,享受这种慢生活。

2. 二十年的时光印记
"莲韬馆"可能是诗人年轻时读书的地方,也可能代指某种理想追求。说"二十年不做",就像我们现在说"二十年没碰过钢琴了",带着对青春岁月的怀念。荷花在这里成了记忆的开关,每次看见水流就会想起家乡。

3. 平淡中的深情
最后一句最打动人,诗人没有用夸张的词汇,只是淡淡地说"每次看到流水就想起家乡"。这种思念不是痛哭流涕的,而是像荷塘里的涟漪,轻轻荡漾在日常生活里。退休后的闲适与淡淡的乡愁,构成了一种温暖又略带惆怅的意境。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普通的景物(荷叶、风、流水)传递最真实的情感,就像我们翻老照片时的那种感觉。诗人把退休生活写得像荷塘一样宁静,而思念就像藏在荷叶底下的藕,表面看不见,却始终连着根的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