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夜悼念逝去亲人的悲痛心情,字字带泪,句句含情。
开头"秋风萧索响空帏"就像电影开场:秋风吹着空荡荡的帷帐,呼呼作响,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一个冷清凄凉的场景。"酒醒更残泪满衣"是说半夜酒醒,发现眼泪已经把衣服都打湿了,说明这个人哭了很久。
中间几句是掏心窝子的话:"辛苦共尝偏早去"是说我们曾一起吃苦,你怎么就先走了呢?"乱离知否得同归"是担心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自己死后能不能和亲人在地下团聚。"君亲有愧吾还在"这句特别扎心,是说对不住逝去的亲人,自己却还活着,充满了自责。
最后两句最催泪:看着年幼的女儿在灯下织布的画面,让人心都碎了。这里"鸣机"是指织布机的声音,用小孩子深夜织布这个细节,既写出了生活艰难,又暗示这个家失去了顶梁柱,连孩子都要干活养家。
整首诗就像一个人在深秋夜晚的哭诉,没有华丽词藻,全是真情实感。通过秋风、空房、眼泪、织布机这些日常事物,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对世道的无奈、对孩子的怜惜都写活了,让人读着读着就跟着难过起来。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