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角
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中间草屋眠者谁,不农不桑把书册。
书中宇宙三千年,凡几变灭成飞烟。
不知读此竟何用,蓬藋拄径荒春田。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先生带经驾黄犊,扣角前坡烟水绿。
中间草屋眠者谁,不农不桑把书册。
书中宇宙三千年,凡几变灭成飞烟。
不知读此竟何用,蓬藋拄径荒春田。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先生带经驾黄犊,扣角前坡烟水绿。
现代解析
这首《扣角》描绘了一个田园生活的场景,通过对比不同家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读书与劳动之间关系的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东家在打麦,声音响亮,而西家在缫丝,丝线洁白如雪。这两种劳动都是农村常见的生产活动,象征着勤劳与收获。然而,中间草屋里的人却在读书,既不务农也不纺织。这位读书人沉浸在书中,探索着三千年的历史变迁,但这些知识似乎与现实生活脱节,甚至让他的田地荒芜。诗人对此提出了疑问: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如果读书不能带来实际的帮助,反而让生活陷入困顿,那它的意义何在?
接下来,诗中再次提到东家和西家的生活情景:东家的麦饭香气扑鼻,西家卖了丝线换来新谷。他们的劳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生活富足而充实。相比之下,那位读书人带着经书,驾着黄牛,看似悠闲,但实际却显得有些脱离现实。他在山坡前扣角(敲击牛角),望着烟波浩渺的绿色田野,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这首诗通过对比揭示了读书与劳动之间的矛盾。读书固然重要,但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不能为现实带来改变,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受到质疑。诗人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画面感强烈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如何在追求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找到平衡?这种思考不仅适用于古代,也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