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传上人

偶识庐山远,山庄借屋(一作客)居。
拨云(一作长瓶)分腊酒,踏雪(一作老圃)送寒蔬。
门俯溪光迥,窗含野色虚。
相过两不厌,灯火案头书。

现代解析

好的,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

这首诗题为《赠道传上人》,可能是作者赠给一位名叫道传的上人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与这位上人有着深厚的交往和友情。接下来,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联“偶识庐山远,山庄借屋居”,描述了作者偶然发现远处的庐山,并在山庄借住。这里的“偶识”有一种缘分天定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作者与这位上人和庐山结缘的开始。

颔联“拨云分腊酒,踏雪送寒蔬”,描述了作者与上人一起分享生活场景。在这里,作者和上人一起分享腊酒和寒蔬,无论拨云踏雪,都显得非常自然和融洽。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与上人友情的珍视。

颈联“门俯溪光迥,窗含野色虚”,则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大门俯瞰着清澈的溪水,窗户则包含旷野的自然景色。这种自然景色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也体现了作者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尾联“相过两不厌,灯火案头书”,则表达了作者与上人的深厚友情。他们相互拜访,无论多少次都不会感到厌倦。在灯火下,他们一起读书,共享精神世界的快乐。这也体现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与上人的深厚友情和对自然、精神生活的热爱。语言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