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父亲送女儿去初中读书时的复杂心情,既有不舍又有期待,像一幅充满温情的送别画卷。
开头两句"当年曾记别庭帏,负笈登程怅远违"是说:还记得当年送别女儿离开家门,看着她背着书包上路时,心里满是不舍。这里"负笈"指背着书箱,代表求学,"怅远违"表达父亲对女儿即将远离的惆怅。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表达牵挂:"堕泪漫怜红袖湿"写女儿哭湿了衣袖,父亲心疼;"回头空望白云飞"是女儿走远后,父亲只能望着天空发呆;"今看乳燕初翔去"把女儿比作刚学飞的小燕子;"尚冀骊珠早探归"则希望女儿能像寻找宝珠的龙一样学有所成、早日归来。
最后两句"山色苍黄人不见,怆怀倚杖对斜晖"描绘黄昏场景:天色渐暗,女儿身影已看不见,父亲拄着拐杖站在夕阳下,心中充满思念。这个画面特别打动人,把父亲目送女儿直到看不见的深情都浓缩在夕阳余晖中。
全诗用日常送学场景,通过"红袖湿""小燕子""拄拐杖"等生活化意象,把父母对子女既希望其成长又舍不得分离的矛盾心理写得真挚动人。特别是最后夕阳下的身影,让天下父母都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