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乾道中

征程十里见桑乾,二月谁怜尚苦寒。
沃野北来边地近,流澌东下早春残。
风疑竹箭穿貂帽,雪作杨花点马鞍。
旅况垆头消不尽,琵琶纤指莫教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桑乾道中旅行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边塞的苍凉和旅人的孤寂。

前两句点明地点和时间:走了十里路终于看到桑乾河,二月的天气依然寒冷刺骨,却无人关心。这里通过"谁怜"二字,暗示了旅途的孤独。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边塞风光:肥沃的田野向北延伸,渐渐接近边境;解冻的河水向东流去,早春的痕迹正在消退。寒风像箭一样穿透貂皮帽子,雪花像杨花般落在马鞍上。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写旅愁:在酒馆里也消解不完旅途的愁绪,连琵琶女纤细手指弹奏的音乐都不敢听,怕勾起更多伤感。这里用"莫教弹"的细节,含蓄地表达了深重的思乡之情。

全诗通过"苦寒"、"流澌"、"风"、"雪"等意象,营造出苍凉的氛围,而"貂帽"、"马鞍"、"垆头"等物品又暗示了旅人的身份。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处排遣的孤独感,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旅行者的艰辛与寂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