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郊宴集值雨

出谷旌旗转,缘江鼓吹来。
异方多胜览,春色复相催。
野旷风生竹,山青雨映梅。
惜无今夜月,留酌踏烟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人在郊外聚会时突遇春雨的场景,充满自然意趣和人情味。

前两句用"旌旗转"和"鼓吹来"生动展现了赴宴队伍的阵仗,就像现在朋友聚会时热热闹闹的车队。诗人说虽然是在陌生的地方,但春日美景不断涌现,催着大家尽情游玩。

中间四句是诗中最美的画面:旷野上风吹竹林沙沙作响,雨后青山映衬着绽放的梅花。这些景物描写就像用高清摄像机拍下的特写镜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竹林的清风,闻到梅花的幽香。

最后两句写出了一点小遗憾:可惜今晚没有月亮,但大家还是尽兴饮酒,在朦胧的雨雾中踏歌而归。这种"虽有遗憾却依然尽兴"的心情,就像我们现在聚会遇到下雨,虽然不能赏月,但朋友相聚的快乐丝毫未减。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春游写得有声有色,既有大自然的风雨竹梅,又有人间聚会的热闹温馨,最后雨中归途的描写更添几分诗意。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千年前那场春雨中的欢聚场景。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