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静、云雾缭绕的画面,同时暗含了诗人对朝廷的向往之情。
前两句写景:在寂静的群山深处,即使天气晴朗,山间的雾气依然弥漫不散。"寂寂"二字突出了深山的幽静,"晴岚晏犹氛"则生动地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后两句抒情:诗人的心思飞向了朝廷("魏阙"代指朝廷),想象着皇帝("玉帝")被祥云("黄云"象征吉祥)环绕的庄严场景。这里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偏远深山,但心系朝廷、渴望为朝廷效力的心情。
全诗通过对比深山幽静与朝廷庄严,表达了诗人身在江湖、心系庙堂的复杂情感。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含蓄地表达了政治抱负。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