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看似简单,却藏着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讲的是生活状态:
"十指本非扪虱具"——我的双手本不是用来抓虱子的(暗指不做琐碎无聊的事)。
"半生何有结鹑时"——半辈子哪会像鹌鹑一样缩头缩脑过日子(比喻不愿苟且偷生)。
诗人用这两个比喻,表达了自己不甘平庸、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
后两句转向更深层的思考:
"道安一矢不相及"——道安(东晋高僧)射出的箭,我接不住(暗指达不到圣贤的境界)。
"管领岁寒吟此诗"——但在这寒冷的世道里,我还能用这首诗守住自己的节操。
这里既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有面对现实时的坦然——虽然成不了圣人,但至少能保持自己的品格。
全诗的精髓在于:
1. 不妥协:拒绝庸碌,哪怕现实艰难。
2. 接地气的坚持:承认自己能力有限,但依然选择用诗歌守护精神世界。
就像现代人常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种既清醒又倔强的态度,让这首诗格外动人。
张埴
张埴,字养直,号泸滨,吉水(今属江西)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赵葵为江东西安抚使,欲荐之,力辞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七有传。张埴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