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妇怨
十五受君聘,二十事君身。
鹓衾未终岁(鹓衾,底本作“鹓衿”,今改。),君为马上人。
马上弯弓逐胡虏,鏖战频年历辛苦。
忽朝在远寄书回,见书哽咽未忍开。
开缄更没相思字,行行只说封侯事。
封侯富贵如纤尘,枕衾恩爱如千钧(枕衾,底本作“枕衿”,今改。)。
人生若得恩长保,缟衣藜食终身好。
争奈鸾凤各自飞,日日红颜镜中老。
鹓衾未终岁(鹓衾,底本作“鹓衿”,今改。),君为马上人。
马上弯弓逐胡虏,鏖战频年历辛苦。
忽朝在远寄书回,见书哽咽未忍开。
开缄更没相思字,行行只说封侯事。
封侯富贵如纤尘,枕衾恩爱如千钧(枕衾,底本作“枕衿”,今改。)。
人生若得恩长保,缟衣藜食终身好。
争奈鸾凤各自飞,日日红颜镜中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古代女子的婚姻悲剧,用直白的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开头四句像电影开场:姑娘15岁订婚,20岁嫁人,可新婚被子还没盖满一年,丈夫就被征去当兵了。这里"鹓衾"(绣着凤凰的喜被)改成"鹓衿"更准确,暗示婚姻短暂。
中间八句是残酷的现实:丈夫在边疆弯弓射箭打胡人,年年苦战。某天突然寄信回来,妻子却哭着不敢拆——因为知道肯定没情话。果然信里全在吹嘘"马上要立功封侯",完全不懂妻子要的是人平安回来,不是要当官太太。
最后六句是心碎独白:在妻子眼里,荣华富贵像灰尘般轻贱,夫妻恩爱才重如千钧。她宁愿粗茶淡饭过一辈子,只要丈夫活着。但现实是鸳鸯被迫分离,她只能每天看着镜中的青春一点点消逝。
这首诗厉害在三点: 1. 用"新婚被子"、"不敢拆信"这些生活细节,让战争残酷变得具体可感 2. 通过书信内容的错位(丈夫炫耀战功 vs 妻子只要人回来),展现男女思维差异 3. 最后用"灰尘"和"千钧"的对比,把物质与情感的轻重说得特别透彻
就像现代军嫂的故事,只不过古代更残酷——丈夫可能至死都不知道,妻子要的从来不是他封侯拜将,只是活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