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悼念的是一位名叫韦大年的才子,主题围绕他的才华、品德和早逝展开。
1. 首联“孝义更文章,山林隐德光”:
开篇就点明韦大年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既有孝义之心,又有文采风流。他像隐士一样低调,但品德高尚,光芒难掩。
2. 颔联“青春贤者短,白发鄙夫长”:
这里用对比手法表达愤懑:好人(贤者)总是命短,而庸碌之辈(鄙夫)却能活得长久。韦大年英年早逝,而世间那些品行低劣的人反而白发苍苍,充满讽刺。
3. 颈联“无后心不死,有琴人并亡”:
韦大年可能没有留下子嗣(“无后”),但他的精神(“心”)并未消失;他生前或许爱弹琴,如今琴还在,人却已逝,琴声也随之消亡,充满物是人非的哀伤。
4. 尾联“润州如少润,玉树殒新霜”:
“润州”是地名(今江苏镇江),可能和韦大年有关。“少润”可理解为失去滋润,暗指他的离世让当地黯然失色。最后用“玉树”比喻韦大年,像一棵珍贵的树被寒霜摧折,突出他早逝的惋惜。
整体情感:
这首诗既有对逝者才华品德的赞美,也有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好人短命,庸人长寿),同时通过“琴”“玉树”等意象,让哀伤更具体可感。语言简洁,但对比强烈,读来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