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张参军故居曲肱亭旧基在焉山谷老人名亭且有诗所谓邻鸡呼不起拥被听松风者是也
脱手新诗咳唾成,曹刘鲍谢未为能。
少时不厌家⑴如磬,岁晚聊因酒作丞。
天与吾人终淡泊,才如此老不飞腾。
盖棺何物无遗恨,太史知公解曲肱。
少时不厌家⑴如磬,岁晚聊因酒作丞。
天与吾人终淡泊,才如此老不飞腾。
盖棺何物无遗恨,太史知公解曲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怀念一位已故友人张参军的作品,通过描写他生前的住所曲肱亭,展现其淡泊洒脱的人生态度。
首联"脱手新诗咳唾成,曹刘鲍谢未为能"用夸张手法形容张参军才华横溢,写诗就像咳嗽吐唾沫一样轻松自然,连曹植、刘桢、鲍照、谢灵运这些大诗人都比不上他。这里既赞美友人的诗才,也暗示他作诗不刻意雕琢的自然风格。
颔联"少时不厌家如磬,岁晚聊因酒作丞"写张参军的生活态度:年轻时安于清贫(家如磬指家徒四壁),晚年以酒为伴(酒作丞是把酒当作陪伴的官员)。这两句勾勒出一个不慕荣利、随遇而安的形象。
颈联"天与吾人终淡泊,才如此老不飞腾"点明主旨:上天赋予我们淡泊的天性,即便有张参军这样的才华,到老也不追求功名腾达。这里"飞腾"暗指仕途上的飞黄腾达。
尾联"盖棺何物无遗恨,太史知公解曲肱"最为动人:人死后能不留遗憾,是因为像史官那样理解"曲肱而枕"的生活智慧。曲肱亭的名字就来源于《论语》中"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典故,代表安贫乐道的精神。
全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人物风骨,没有直接抒情,却在平淡叙述中流露出深厚情谊。最后用"曲肱"的典故,既点题又升华,将友人的精神境界与古代圣贤相联系,使这位普通人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诗中"家如磬""酒作丞"等生活化比喻,让抽象品格变得可感可触,正是其动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