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适一首

吴王宫南一亩居,中林日与高贤俱。
相逢不惜解貂饮,春风共倒花前壶。
鹤客频嫌紫霞晚,山妻却笑青钱无。
仲尼有玉且不售,何必营营求尔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开头两句写诗人住在吴王宫殿南边的一亩小院里,每天和山林中的高人贤士为伴。这里用"吴王宫"作对比,暗示自己虽然住在繁华之地,却过着清贫自在的生活。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隐士生活:遇到知己就豪爽地解下貂皮大衣换酒喝,在春风中与朋友对饮;像仙人一样的客人总嫌晚霞来得太迟(暗指饮酒到黄昏),而妻子却笑话家里连买酒的钱都没有。这些描写既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洒脱,也透露着清贫的幽默。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孔子怀才不遇都能泰然处之,我们何必为了名利汲汲营营呢?这里用"仲尼有玉"的典故(孔子曾感叹"有美玉于斯",但不愿轻易出售),表达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隐士情怀,最后用孔子典故升华主题,显得既亲切又深刻。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