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
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历史故事,用通俗的画面感展现了一个王朝的衰败和爱情的悲剧。

前两句用"旌旗不整"这个细节,生动表现出逃难队伍的狼狈。皇帝(奈君何)也无力掌控局面,大部分人都往北逃(安史之乱时往蜀地逃是向南,这里说"南去人稀"暗示连护卫都跑散了),暗示大唐盛世已经崩塌。

后两句用强烈的对比:贵妃的香粉胭脂(象征奢华生活)混着尘土消散,而运送荔枝的马队(象征玄宗对贵妃的宠爱)却还在按原计划到达。这个残酷的对比说明:帝国都快灭亡了,那些劳民伤财的享乐却还在机械地进行着,显得格外讽刺。

全诗最妙的是没直接写贵妃之死,而是用"荔枝犹到"这个细节,让读者自己想象:当新鲜荔枝送到时,贵妃已经永远吃不到了。这种"物是人非"的写法,比直接描写死亡更让人揪心。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