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丙辰年中秋节的一个雨天,与朋友在法相寺相聚的情景。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
第一句“湖居不见中秋月,偏向僧楼坐雨深”,意思是作者住在湖边,本该欣赏中秋的月亮,但因为下雨,只能和朋友们在寺庙的楼里坐着,听着雨声。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如愿的遗憾。
第二句“避世渐谙蔬笋味,入山终负水云心”,作者似乎在说,自己逐渐习惯了远离尘世的生活,吃着简单的素食,但内心仍然对山水和自然的自由生活有所向往。这里有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接受,同时也保留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第三句“人生适意每不足,眼底有诗何处寻”,作者感叹人生中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事情总是很少,眼前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想要找到诗意却并不容易。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一句“还我一庵听说鬼,涧松岩桂各萧森”,作者希望回到自己的小屋,听听鬼故事,感受周围松树和桂树的萧瑟气息。这里有一种对孤独和安静的向往,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天寺庙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孤独的享受。诗中的情感细腻而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接受,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丰富世界。